首页

搜索 繁体

朝与暮(上)(1 / 23)

历史背景架空。

正经版:“只缘感君一回顾,使我思君朝与暮。”

不正经版:简皇后的赤色鸳鸯肚兜还挂在那个狂徒的腰上。

正文:

北凉皇城

“罢了罢了!朕放你走便是!”只见自称朕的那位似乎如重释放一样,将手中迟迟未下的白子扔进了棋奁里,完全不理坐在他对面的人,起来转身就走,嘴里骂骂咧咧道:“这么多年记仇的毛病一点没改。”哪还有身为皇帝的样子。

而被骂的那人就是执黑子的那一方,暗紫色的朝服倒是将他的冷冽削弱了几分,“朕不就是想看看他的模样。”玄帝拿起已经晾到不热不冷的茶的开口。

“陛下微服私访体察民情,臣定当竭尽全力。”等玄帝坐到一旁喝茶的时候,“啪”一声那人将边说边将手里的黑子落下—执黑子者胜。“但陛下,一连三日从辰时到酉时一直在食鼎楼用膳,只微服私访这一个地方…”

“那朕怎么知道哪个是,让你带他来见朕,你又不肯。朕只能自己找。”玄帝不讲理的开口。“你别跟朕整那些没用的…”玄帝说完一顿,饶有兴致的开口,“不会是你没追上人家吧。”

“哈哈哈哈…”

“还能有你邵大将军得不到的人?”玄帝一看对面人难得的僵硬表情,心情瞬间好了不少。“那朕怎么都得见见这人。”被玄帝调侃打趣的人难得表情有些动容。

彼时刚经历完十年匈奴动乱,先朝大秦帝国先帝早逝,可先帝常年为统一征战,然只有尚在幼学的一子可以延续血脉。举国上下便也自然由幼帝的生母李皇后代劳,李家世代均为皇室的伴读,为皇室效劳理所应当,但治国不单单只是批几本奏折之简单,好在李家凭借身处高位多年不倒的本事,也算在摸索中保住了大半的领地局势。但到底李家经验不足,还是让有心人钻了空子,起了谋反之心,挑拨外围匈奴加入混战,重新建立了新的帝国。

所以现今天下东南西北各一国,北有北凉,南有南临,西有西齐,东有东晋。除却北凉是先朝的前身,其余三个均是当时战乱时叛变的宦官建立起来的,但李皇后也不是吃素的,当初由着那些帝国建立没管,也是因为当初怀了孕,所以李玄还有一个比他小十岁的弟弟—李玉。李玄也是争气的,丝毫不逊于当初的先帝,在李皇后操劳过度,念旧成疾的时候,接过了这项重任。但或许是李皇后知道了这份江山没有在她这断送,不出半月就病情加重,突然一夜不起,第二天都没撑住就去找先帝了。

李玄也没有辜负李皇后和先帝的众望,在将李皇后和先帝合葬,安排好一切之后,才拿着先帝生前的嘱托,彻底登上皇位重新称帝,改国号为北凉,称玄帝。仅仅用了五年的时间,饶有超过当年大秦鼎盛之势,也只有东晋可与现在的北凉所抗衡。

玄帝真名李玄,为什么随了母家的姓,也是先帝的意思,因为大秦只有这一位李皇后,先帝和李皇后年幼便在一起,即使继承了皇位,依旧没忘了当初答应自己妻子的约定,此生只有她一人,为了李皇后遣散了遗留下来的后宫,推崇一夫一妻制。当初李玄出生的时候先帝便不顾众多大臣的反对,让李玄随了李家的姓。

“朕希望他别被皇室玷污。”先帝握着刚生产完躺在床上李皇后的手,哑声开口。他身在皇室,太知道这里面的血雨腥风,坐上今天的位子,身上大大小小的伤只是九牛一毛。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遭受他同样的境地,这皇室不干净,连姓氏也是。他可以,但他不希望他的孩子也如此,更何况那是他心爱之人拿命堵为他生下来的。具体的李皇后也忘了,只隐约记得当时先帝在她额头落下一个吻就道:“睡吧,有我在。”不是朕,是我。

李玄也深受先帝和母后的影响,自小便也只一生一世一双人,只立一位皇后,但从他上位之后,皇后之位便一直空着,底下的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,想法设法想将女儿送入宫中,巩固自己在朝堂的位置,只不过李玄从未搭过这茬,但那些人反而变本加厉,最后李玄忍无可忍,直接放言赐婚给他不对付的对家,此话一出,立后之事便也暂时搁置,没有人敢触霉头。

再说被玄帝调侃的邵大将军,本命邵群,为邵家小公子,邵家世代武将统领,为皇帝效力,一人之下万人之上。自李玄有记忆以来,邵群就常年伴在他身边,一来是保护他,二来李玄也清楚,其实先帝也算是对邵老将军的压制。李玄一直记得第一次见邵群的时候被他的冷淡打击不少,但后来发现邵群就是个闷葫芦,半天憋不出一个屁来。但武功和学识,李玄知道,邵群不比他差半点,甚至略高于他。

历代上位的皇帝都会将知情人杀无赦,以绝后患,但李玄不仅没有,甚至封了邵群一品大将军,为皇室武将的最高统领。通俗来说,除了玄帝,唯一一个见邵群不用行礼的怕是只有李玄的亲弟弟李玉了。也有人问李玄这么做属实不妥,毕竟邵群但凡有了一点点的心思,起兵谋反并且成功就是一时半会儿的事。

但李玄丝毫不担心。只是笑着开口和李皇后留在他身边的人道: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